第(2/3)页 天氣有些悶熱,不過好在太陽被云層遮住。 雖然這種天氣看不見碧藍的天空,不過在這炎炎夏日若是可以避免被暴曬,那也是很不錯的。 蘇青鸞今天原本是想要趁著七夕節人流量多,琢磨個什么新鮮的小吃,拿到攤子上去賣,好賺一些錢。 不過現在她一則有鴻福樓的收入兜底,不至于分文無收;二則今天很多吃食小攤定是鉚足了勁兒招徠客人,她便看看這個時代都有些什么吃食,自己有沒有可能“獨辟蹊徑”,避免產品同質化的擠兌。 出于以上的考量,蘇青鸞最終打消了在這一天做生意的想法。 而她和家人一起進入縣城的一瞬間,就覺得自己不選擇在今天做生意,也許是正確的。 今天蘇青鸞他們到達鎮子的時候,已經過了午時。一般這個時候,很多早餐攤子都已經陸陸續續收拾收拾,開始打道回府了。 而現在,別說有人打道回府,甚至比尋常街道上生意最好的時候還要熱鬧! 同尋常人總是行色匆匆不同,今天的人們明顯的衣服鮮亮了很多,而且街道上的青年男女也變得多了一些。 蘇青鸞穿越以來對于這個她熟悉歷史上不存在的晟朝還是多少做了一些了解,總體來說就是雖然也是封建帝王制國家,但不是如同明清那種規矩教條太過變態的年代,甚至民間比起貴族的規矩還更要少一點。 所以蘇青鸞能看到街道上摩肩接踵的青年男女,雖然不至于像現代社會一般,男人女人恨不得在大街上就抱作一團,但年輕的男子女子若是心儀彼此,也是會不吝惜“眉目傳情”的。 當然,更多的是“物品傳情”。 至少一路上,蘇青鸞已經看到三五次年輕女孩把精心繡好的荷包香帕或者扇套絡子等等手工藝品交給心儀的青年,若男性沒有拒絕,兩人就可以沿著街道一邊緩步而行,一邊談天說地了。 而若是男性對某位女子心生好感,也會贈與扇墜等飾物或是其他隨身攜帶的物什。 這算是古代版本的“相親日”嗎?蘇青鸞默默吐槽:這些互贈信物的年輕男女年長也不過二十歲出頭,年少的看起來也不過十四五歲,還是半大孩子呢…… 正當蘇青鸞腦中胡思亂想的時候,手上傳來微微用力的觸感把她的思緒拉回了現實世界。 “阿姐,阿姐!”蘇雪雁指了指,“那邊有賣剪紙的,好好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