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互惠互利-《穿成農門假千金后我靠美食暴富》
第(3/3)页
更何況,后期調味也是非常有講究,蘇青鸞是配置過數十種比例,才讓辛辣咸香的口感和下水特殊的臟腥味兒相互融合激發,成為一種特殊的香氣,更何況之前還有一道鹵制的工藝,更是不可或缺。
倒是有人做了比較粗糙的下水湯,雖然味道一言難盡,勝在實惠量多。然而那味道可謂“迎風臭百里”,別說自家生意,連周遭都受影響,反而被近旁的食肆掀了攤子,最后不了了之。
正因為此間重重難題,導致了雖然大家想要搶“下水湯”這一份基本上無人爭搶的蛋糕,但是實際結果卻不如人意。
結果反而是更多的人慕名來了蘇家的下水湯攤子這邊,甚至由于攤子售賣的下水有數,有人甚至在剛剛開始就守在蘇家還沒出攤的攤位上,就是指望能夠排上靠前的位置,買到下水湯。
更夸張的是,有一天,一個人來得太早,等的時間太久,想要方便于是離去,待到回來,后面的人卻不承認他來這里排隊,兩人大打出手。等到來巡城的捕快來維持秩序,這場鬧劇才得到解決。
而蘇廣福也不得不在蘇青鸞的請求下,臨時制作了十余枚巴掌大小的木牌,上面刻上了從“一”、“二”、“三”一直到“一五”數字的號牌,來人排隊看號不看人,這樣才避免了之前那種為了排隊計較先后大打出手的尷尬局面。
而各個屠宰場見自家根本沒有那種做下水湯的手藝,想著那些豬下水、羊下水、雞下水等等……反正都是要扔掉或者喂牲口,干脆低價統一出售給蘇家,還能多少賣出去幾個錢。
而蘇家有了穩定而大量的下水供貨源,甚至有些屠宰場為了能夠爭取到長期穩定的供貨關系,愿意幫忙預處理下水,這讓蘇家省下十分客觀的時間成本。
這般流程下來,屠宰場有了下水的“廢物處理渠道”,而蘇家節省了人工成本,各自有了更多的盈利進項,反而歪打正著來了個互惠互利,雙方都是樂見其成。
不過有人生意紅火,便有那阿貓阿狗見到黃白之物,動了歪心思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