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席娘子和他家當家的身段伶俐,配合天衣無縫,因此甚至還有不少有錢人家,專門花錢去雜耍練把式。 也正因為如此,前幾年的時候,席娘子也算是比現在過得寬敞一些——至少不必為了幾文錢一碗的下水湯就斤斤計較。 但是正所謂“善游者溺”,雖然席娘子和她當家的有武藝在身,雜耍賣藝畢竟是個有危險的活計,一來二去,兩人勤學苦練外加整日練把式,身上便累積了大大小小的傷病。 終于半數月前的一次,席娘子的當家在一次“踩刀山”的雜耍中不甚從幾丈高的地方摔了下來,雖然保住了命,但是腿卻摔斷了,腰也動彈不得,整日只能癱在床上。 沒有默契的搭檔,席娘子也不能再去雜耍賣藝,只能做做小本生意補貼家用,順便給當家的賺醫藥費。 但是她算得上半路出家,雖然也是會做炊餅的,不過比起那些經營了數年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老伙計老師傅,做出來的炊餅無論是從賣相還是從口感上,都差了一截。 也就是價格實惠,兩文錢三個炊餅,同別家兩文錢甚至三文錢一個的炊餅比起來,實在是便宜不少。對于每一文錢都恨不得掰開用的窮苦百姓,即便是一文兩文的價格,積少成多常年累月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錢了。 但即便如此,由于席娘子家的炊餅口感偏于干巴巴的,有些難以下咽,所以生意一直是不溫不火,只能夠勉強糊口。 但是自從蘇家開了“下水湯”的攤子,大概是很多買了下水的人懶得跑去別家比較遠的炊餅攤子,又或者干巴巴的席家炊餅正好能夠吸收下水湯的汁水,反正“炊餅西施”的生意竟然漸漸好了起來。 聽到這里,蘇青鸞有些唏噓:若不是自家攤位正巧在炊餅西施家對面,她家生意也許不會有太多起色;而若是炊餅西施不在自家對面,今天恐怕就沒有人看到扒手行竊,自家可就要“破財免災”了。 緣分還真是很玄妙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