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三百三十四章-《汉末卫公子》
第(2/3)页
甚至可以说,卫凯的话也只能使卫宁冷静下来,却万万达不到扭转他意愿的意思。
唯一的希望,自然是郭嘉了。
现在对于河东来说,一场决战虽然是必不可免,而与韩马相争,也是必然会引起长时间的消耗。
但因为对手的缘故而使己方被动的陷入战团,也引导对方跳进自己的谋划布局,同样是长时间的作战,却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现在的局势,本便不应该强叩长安,而将主力大军拖延在这座悠远雄城之下,正该加紧时间收雍州四野,巩固河东的既得利益,维护大军的运粮通道,以及调动兵马所需的各个据点。
步步为营,再取长安!
卫宁的倾巢南下,确是失去了冷静。加上赵云在南的那两万人马,北面大军赫然,便有了四万之数,再有郭嘉东面三万大军西进,整整长安大战,便有七万河东军的集结。
七万人的用度,还是隔了渭水,黄河两大天堑作战,所需要的何其庞大?
长安董卓西迁带来的粮草财富,要供马腾守城,又岂是河东远征所能耗空?
“我等在此商议计较,又当如何……?总还是先考虑自己使命才是紧要……走吧!”徐荣眼睛微微有些疲惫,摇了摇头,苦笑一声,便对陈宫无奈道,挥起马鞭,坐骑吃痛撒开马蹄狂奔开去。
郭嘉迎来献帝,便是为河东先夺了既定目标的一半。而能逃脱出危难中,又经历过群臣哗变的丑剧,献帝唯一能够信任的却也只得蔡邕等残留下来的四名老臣。
而作为河东实际掌控者卫宁的岳父,献帝至少也对河东没有多少敌意。这个从灵帝时期开始,便饱受打压,心怀天下社稷的忠诚老者,前半生因为他的忠心而饱受颠沛流离,后半生,却也因为他的忠心得到应有的青名荣誉。
经过了河东兵马救驾,安心修养了两日,献帝也终究恢复了几分气血,也终于开始注意到摆起了帝王的尊严。
蔡邕封爵宜阳候,领太仆卿,补司徒衔,位居三公。伏完为伏皇后之父,为外戚封辅国将军,黄琬为左仆射,中散大夫,董承填秘书,行光禄勋之职。
虽说是四人,但还有其余家眷数十人,四人子女也在,献帝自然对这批死战到最后的忠臣子女也多有信赖,各自封赏不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