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暗动-《逼上梁山》


    第(2/3)页

    李民当下笑道:“左大人,有心修行,在家亦是修行。何况,就连我,也是被家师赶下山来,入红尘磨练。左大人又何须跟我而弃官呢?”

    那左丘却也是一个识趣的人。当下也不再提。

    又闲聊了几句,李民相其问询政见道:“左大人来青州为官,却不知左大人要行何益民之举?”

    左丘闻言,当即正言说道:“下官学孔孟之道,当以仁义治民。兴儒学,晓民以礼仪,教化以仁义,使民生得以安乐。”

    左丘说的很是一本正经,可李民对此却暗暗撇嘴:太空了。没一点实际的。光靠说的,就能让老百姓安乐了?就能让老百姓有余粮,口袋富裕了?这怎么可能?

    不过,李民却也不能挑这个左丘什么。先别说,李民最近遇到的这些官员,几乎都是这一套说辞。就是从职能上,这些大宋得官员们,别看各个政法和一,管的都特别宽,可他们跟现代的那些职能单一的官员们比起来,还是悠闲太多了。

    他们既不用招商引资,也不用扶植什么民营企业,更没有什么搞活经济一说。整日的工作,那就是民不举,官不究,就连修道等基建,以及日常的收税,也有专门的吏员去做,他们也就是摆设一般。很有点老子的无为而治。

    而往往这样的,还让老百姓觉得是个好官。而像包公那样经常审案子的,尽心做好本职工作的,那就是可以传世的好官了。

    故此,这个左丘能说这话,已经就算不错的了。只不过,这却还是不合李民的要求。李民需要的,或是能帮他赚钱的,或是能帮他管理的,要不然,能打得也行。只会吟诗唱词的文人,或者昏庸找门路的官员,再或者只有几个钱,只知道找靠山的地方豪族。李民却是没有兴趣应酬的。

    昏庸的官员,找靠山的土豪,李民那是根本看不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个个名声,早就在百姓的耳朵中臭不可闻了。李民如今唯一凭仗的,就是百姓中的名声,又怎么可能收留他们?坏了自家的名声。

    而那些文人骚客。对不起,他们名声虽然不错。可李民却没那工夫陪着一些只会吟诗唱词的骚客们疯。这些人,既不会理财,又不会带兵,十年后,等金兵打过来,能有个什么用?跟他们在一起,那全是瞎耽误工夫。

    故此,左丘先前说来的那些人拜会李民,不仅没有一个让李民收用的,还让李民对这个左丘,有了一些疑虑。可如今,李民跟这个左丘相谈,却发觉: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的。官员都是当官不管事。却不是这个左丘别有什么居心。

    而这个左丘,却也识趣的很,言谈些许,也明了了李民一些。说的话,几乎都是李民爱听得。而且,也不特别献媚李民,尺度掌握的很好。连先前微微有些要投靠李民,希求李民照拂的意思。都收敛了,不再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