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信长令-《隆万盛世》


    第(1/3)页

    对于万历皇帝安排冯保去见张居正,魏广德丝毫不慌,反而感觉有些欣慰。

    虽然,小皇帝遇到疑难不是第一个想到自己。

    可想想这东西自己已经给出了意见,再来询问自己,又能得到什么?

    而在魏广德坐在内阁处理公务的时候,冯保已经坐到了张居正的床榻前。

    不过此时看到的张居正,让他都有些不甘相认了。

    比之前明显消瘦下来的脸庞,让颧骨看起来老高。

    不仅如此,此时的张居正皮肤也是蜡黄,那曾经冠绝京官的美髯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显得黯淡,完全没有了往昔冯保记忆中像貌堂堂的样子。

    “怎滴病的如此厉害,太医怎么说的,治不了趁早换人。”

    冯保当即对陪同进来的张家两位公子说道。

    “冯公公,太医说父亲是这些年操劳太厉害,伤了元气,只能静养。”

    吏部清吏司主事张敬修躬身道。

    对冯保,张家一向交好,所以自然不会因为他是宦官就有所轻视。

    何况,对方还是代表皇帝来看望父亲的。

    “那如何补元气,需要什么,回头列个单子给我,我去宫里找,宫里找不到,我就让人去外面找寻,总要给叔大找回来治病良药。”

    他这次奉旨出宫,出来前去了太后那里。

    两位太后虽然不大关心国家大事儿,都已经交给皇帝和内阁处理,可对于张居正的感情还是有的。

    不是男女之情,而是对当初辅佐小皇帝的感激。

    万历皇帝冲龄继位,本就是皇权最势微的时刻,如果有人起了坏心思,她们可真是挡都挡不住。

    好在先帝找的顾命大臣,也就是高拱最不靠谱,有轻视陛下嫌疑,而其他的几个都还好。

    特别是张居正和魏广德,都算是裕袛出来的人,在他们看来都是真正的自己人,放心。

    而他们也没有负先帝所托,这些年在皇帝幼小时把偌大一个帝国支撑起来了。

    不仅撑住了,还做的非常好。

    这些年大明官军南征北战,扬威域外,前年小皇帝大婚,周边有名有姓的藩王都来了。

    他们对万历皇帝之恭敬,两位太后也是看在眼里。

    更别说还有万里之外的欧罗巴使臣主动前来恭贺,送上许多有意思的玩意儿。

    而在内政上,张魏二人在内阁也做得好。

    别的她们不懂,但知道一点,那就是朝廷已经从自嘉靖朝起一直没有解决的亏空弥补了。

    这两年,朝廷的财政已经恢复,收入超过支出,总算是有了结余。

    其实不管是谁,坐在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看到的不管是什么天大的事儿,其实都是拿钱摆平。

    所以,两位太后已经明白,所谓治理天下,说到底就是搞钱。

    有钱,就能稳定地方,遇灾救灾。

    有钱,官军就有战力,可以为大明驱逐外敌,扬威海外。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大事儿?

    好像,没了。

    因此,张魏内阁,两人还是很放心的。

    两人相互协作,相互牵制,简直就是最完美的组合。

    所以,这次冯保过来说这事儿,两人自然也下了命令,那就是想方设法救治张居正,朝廷现在还真少不了他张阁老。

    “补元气,最好莫过于人参、黄芪、枸杞、淫羊藿,其中人参自然最好,父亲也吃了,可惜说是亏得太厉害,只能一点点、慢慢恢复。”

    张敬修小声答道,好像生怕吵醒榻上的父亲一般。

    “人参,找善贷啊,他府里上好的人参不少,需要多少年的,给我单子,我找他要去。”

    冯保马上起身说道。

    “冯公公,府里现在用的都是魏府送来的上等人参,甚至还有一株八百年人参,可太医也说了,这不也不能大补,父亲身体太虚荣,只能慢慢补。

    那株八百年的人参就是关键时候救命用,调进药汤里反而不好.”

    张敬修把这段时间从太医那里听来的话又说了一遍,一句话,不是药材问题,而是张居正身体的原因。

    早年张居正身体不错,所以小毛病都不明显,完全看不出来。

    这一病倒,所有病症集中爆发,如山崩地裂般。

    除了调理,是真没其他办法可想。

    像张居正这种,如果大补,反而是催命药,会直接要了他的老命。

    “那叔大什么时候能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