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相为表里-《文科大唐》


    第(2/3)页

    不过李绩原先是要等到武则天时候才会出口,不过是什么原因让李绩居然这么早也就打算跟自己合作,并且选择了自己?这里面可选的人不少,为什么只是选择时不凡一个八品小官?

    “很简单,你年轻,有才,有前途。”李绩说。

    时不凡回答:“原来是如此,不过李将军你把赌本压在我这里,是否值得?我不过是一个八品小官,未来前途全在皇帝手里,你把本钱压在我这里,是否值得呢?不怕到时候,赔得一个精光吗?”

    “呵呵,谁都知道时县男擅长理财,擅长雄辩,擅长处理外事,这些都是我自古以来都缺少的能力。这三种能耐有一种,那都足以成为一代名臣,一个无可替代的名臣。别以为我是寒门,我就没有读过书。擅长理财的,当年桑弘羊一个商贾为何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不就是因为他擅长理财吗?擅长雄辩,这我也不多说,苏秦和张仪是最好的例子。而擅长外事,这看看裴矩裴相,这个就可以证明了。裴矩也是时运不济,也许晚出生几十年,也许足以不亚于房杜了。可是三种同时具备的时县男你,我真的是想不出什么理由你没有成功的希望。这三种能力都是自古以来都缺乏的,皇帝真的是宁可丢了尉迟将军,也都不可能丢了你啊!尤其是皇帝是一个雄主,他要开疆拓土,要钱,自然要你。而且开疆拓土必须要擅长处理外事之人辅佐,那更是离不开你。”

    “裴矩已经老了,谁都知道裴矩现在时日无多。可是你还年轻,不过是尚未弱冠,所以你还有最少三十年的前途。比房杜都更有优势,因为你年轻他们二十多岁,足以把他们熬死了。年轻,有才,就是最大的本钱啊!”

    时不凡知道李绩为什么选择自己了,因为就如李绩所说,时不凡目前表现出来的几个能力,理财、雄辩、擅长处理外事,这个都是古代非常缺乏的人才。古代专业学习理财的人不多,会理财的臣子更少,真的很少,有时候一个朝代都未必能够出现一个精通于理财的人。李世民如果只要当一个太平皇帝,也许不需要会理财的人。可是作为一个热衷与开拓的人,那必须要有会理财的人帮他,不然隋炀帝也就是他的榜样。

    想要开拓,必然要会处理外交,制定外交政策时候打谁,先跟谁打,怎么打,都是一个非常讲究外交能力的人。可惜,古代这种人也很少,之前有一个裴矩,可是裴矩老了,八十岁的人了,几乎随时那么一哆嗦,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同时具备理财、雄辩、外事三种稀罕能力的人才,李世民这个喜欢开拓的人,没有理由不重视。李绩都明白这个道理,李世民绝对明白,甚至别的官员也都明白。时不凡的能力是无法替代的,几乎是绝对无法替代的,所以李世民哪怕丢了谁,也都别丢了时不凡。这个也就是时不凡崛起的必然性。

    所以李绩认为把赌本压在时不凡这里,和时不凡结盟那是值得的,因为时不凡除了能力之外还有一个莫大的优势,那也就是年轻。年轻是一个政治家最大的资本之一,有时候胜负不是看谁的手段更高明,因为双方的能力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反而比拼的是谁的名更长,谁能获得比他晚。当年牛李党争,某种意义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李德裕先去世,造成了李党失去了骨干,而代表的寒门的牛党牛僧孺虽然先去世,可是却后继有人,也都未必能顺利获得这次长达几乎半个世纪的党争的胜利。

    时不凡的年轻优势足以把那些四十多岁的宰相都给熬死了,而且李绩也大概都知道和寒门崛起不是一个短时间的过程,没有几十年时间甚至不可能。李绩根本不知道,历史上的寒门士族之间的争斗甚至持续了整个唐朝,甚至唐朝都会因为寒门和士族之间的争斗而成为士族的殉葬品。

    “不过,有我在,只要把生产力快速发展起来,那这样也许可以缩短到数十年。”时不凡想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