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定下赌约-《武侠龙套的逆袭》


    第(2/3)页

    张志敬勉强笑道:“无妨,只是师侄你。。。”他担心的看了一眼福裕,后者双目冒火,对于鹿清笃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些按耐不住心魔了。

    福裕冷哼一声,如同乍响惊雷,震得房梁的灰尘簌簌往下落,洒了他一脸,福裕呆了呆,赶忙捋着袖子去擦。

    鹿清笃有些无语,敌人就这智商,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张志敬捂脸,我就输给这种二货了么。

    干咳一声,福裕寒着脸:“贫僧几次出言相邀,净光道长一言不发,也不说可,也不说不可,莫非是瞧不起少林寺么,若是如此,贫僧定要和你拼个高下,为我少林正名雪耻。”

    他说着话,忽然一顿足,欺身而近,大慈大悲千叶手蓄势待发,而此时,忽然一声清脆的呼喊:“住手!你这和尚,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

    福裕脸色一变,回头望去,是李紫烟,她身旁站着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面白蓄须,体态微胖,双目含煞,衣着高贵,僧道纷纷见礼:“见过大都督。”

    福裕也不敢造次,只是乖乖行礼,他再狂,在此人面前也不过是个个头大点的蚂蚁。

    鹿清笃随波逐流,直起腰来,暗暗打量这个名叫李檀的北地大汉奸之一,他父亲李全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个弱化版的穿越者,当时金国定鼎大都,对治下的宋人,百般欺压,齐鲁大地闹起了红袄军,相助南宋攻打金国,李全也在那是趁势揭竿而起。

    有胜有败,最后还迎娶了当时一个起义军首领的妹妹,人称杨四姑娘,杨四姑娘的哥哥也是起义军,后来兵败被杀,杨四姑娘在危急时刻站了出来,接管了队伍的指挥权,不过在与李全结合后,红袄军就在蒙古,金,宋之间犹豫不决,谁强跟着谁。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人,脑子里也没有什么汉奸的概念,这个词直到清朝才出现,而且最早的意思与我们现在的理解大相径庭,雍正年间,曾有汉人与苗顽联手对抗改土归流政策,这些汉人,就被清朝皇室骂为汉奸,指的是汉族奸细,后来才慢慢引申的。

    包括汉族这个词都是近现代之后才出现的,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电影所谓汉人,也不是说汉族人,而是汉地的人,就像是大理人,蒙古人,金人,都是以地域命名,而且现在称呼汉人也是宋人,或者南人。

    不过有一个注意的是,所谓子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句话是扯的,这是韩愈说的,而且并不是字面意思,而只是对《春秋》这本书笔法的概括,没有任何引申的意思,但是后世效忠元朝的伪儒许衡为了给元朝的合法性开脱,于是歪解了这句话,并流传出来。

    不过李檀这人倒也不是彻底的汉奸,二十年后,他趁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大汗的位置,在山东发动起义,要不是队友们不给力以及南宋朝廷的不理睬,说不定还真能将忽必烈赶出大都。

    不过这些鹿清笃自然是不知道的,这半拉文盲小说看得挺多,但也没有这位的身影啊,李檀巡视四周,仿佛神目带电,刺的僧道们纷纷点头垂首。

    他久经战阵,从小跟着李全刀枪阵里厮混,对于神神道道的事不是很笃信,但是祈福增寿的事,他和绝大多数国人一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不过是一笔钱么,对他来说,九牛一毛。

    拱了拱手,他沉声道:“此次斋醮,有劳各位道长,大师了!”

    众人纷纷回礼,连称不敢,随后他好奇的看着福裕:“我刚刚到此,不知这位大师缘何竖掌握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