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已经分了家,白虹带着章家姐弟在娘家蹭吃蹭喝,白大嫂和白二嫂心里再不满,也不敢吱声。 只是每次白虹回娘家,都叫自己的孩子跑去正房连吃带拿。 白虹起初觉得无所谓,觉得孩子还小,贪吃爱独也是正常。可一二再,再而三的,吃拿了她带回家的糖果零食,不止不记她的好,偶尔一次她忘带东西回家,侄子和侄女就冲她大小声,骂她什么“吝啬鬼”、“嫁人了还回娘家吃吃喝喝,不知羞”。 白虹大怒,觉得自己给侄子和侄女买的那些东西,都喂了狗。两个兄长家的大人、小孩儿,没人领她的情。 从此不再买糖果零食回家,也减少了回娘家吃饭的次数。 白虹经常骑自行车,或者请村里的老把头驾驶牛车,接父母到婆家。她把鸡鸭鱼蛋什么的,买回家中,让白翠兰带着丈夫儿子到她家做客,并跟着白翠兰学做饭,章爱华替她们打下手。 渐渐地,白虹也能做一些家常小菜。虽然味道一般,但乡下人都不挑嘴,将就也能吃吃。 只是章爱国某次休假回家,听弟弟妹妹说他不在家时,自家媳妇常下厨,心疼的跟什么似的。 可章家也没大人在了,弟弟妹妹年纪还小,他也不忍心叫他们做饭。只备了厚礼到白翠兰家,拜托她做饭时多做一些,顺带解决他媳妇和弟弟妹妹的伙食问题。 章爱国还把章家的粮食搬了一大半去白翠兰家,让白虹隔三差五买菜买肉过去,给一大家子解馋。 只有每月中旬和月底他休假回家,才自己进厨房,做美味佳肴请白翠兰一家和白木匠夫妻吃饭,有时还会叫上白虹大姨一家。 至于白虹的兄嫂,章爱国从不请他们吃饭。同样,白老大、白老.二也不好意思到章家做客。盖因章爱国与白虹结婚前,就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往后他不会沾他们的光,白家兄弟也不许打他和白虹的主意。 只是苦了石头和桃花,还有和孩子抢零嘴吃的白大嫂、白二嫂,再也不能沾白虹的光,吃免费的糖果和零食。 不止如此。分家后,猫冬的日子里,时常有人到白家请白木匠帮忙打家具,白木匠叫两个儿子伤透了心,不再带他们做活,而是另外从白家族里选了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壮汉当学徒,带着他们出工。挣来的钱票、粮食、果蔬肉类、烟酒等,除了给自己和老伴留些,其余的都往白虹那儿送。 偶尔东西多了,也会送些到白虹大姨和小姑家,半点也不便宜儿子和儿媳。 因此,在白家,经常是老两口关起门来做好吃的,不给自私的儿子和儿媳吃,最多给石头和桃花两个小孩儿吃些。 便是厚脸皮如白大嫂,借着怀有白家“长房长孙”的由头,几次欲从白木匠夫妻那儿蹭吃拿好的,都叫白母骂走,一点儿好处都没叫她沾。弄得惯爱占便宜的白大嫂背地里没少骂“那两个老不死的”。 有几次她没忍住,在白老大面前牢骚,结果令本就心焦的白老大大怒,甩了她两耳光,差点儿把她赶回娘家,白大嫂这才老实了。 至于白老.二夫妻,没有老大两口子的心黑皮厚,分家后基本消停下来,听白二嫂娘家兄弟的话,请人在分得的一亩自留地里,搭了两个大棚,去供销社买了些透明塑料盖在上方,种起了大棚蔬菜。 种出来的菜一半卖到供销社,一半送去镇里和县城的餐馆。一个冬天下来,除去一百三十块的本钱,还赚了一百多块,可把两口子喜得不行。 村里有人见他们赚了钱,也开始搭起大棚,做起蔬菜生意来。 春节后,正月初六,白老大和白老二用钱和章爱国换了些烟、酒、布、肉票,去县城的百货商店大购一通,带上好礼去拜访钢铁厂负责招工的领导。 可惜他们各自砸了一两百块到领导家,结果后来招工时,录取名单上却没有他们兄弟的名字。 白老大和白老.二又气又急,跑去招工领导家蹲了一整天,和人扯了一天的皮,结果不欢而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