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诺门罕的消耗战-《掌握本源》


    第(3/3)页

    而且日军在进攻中国的时候消耗的弹药并不多,比如南京,原本日军在南京要消耗至少三十万炮弹,可被林风一顿胖揍,运过来的弹药不足一成,这弹药自然就放到东北,准备跟苏联一决高下。

    就此,双方进入了物资消耗阶段,就看谁储备的物资和后勤给力,苏联国力强大,可远东远离苏联达地区,日本国力比不过苏联,可战场近,补给比苏联要容易许多,各有优势。

    这才是中国最想看到的局面,拼吧,等你们拼的差不多了就到咱们摘桃子的时候,何应钦摩拳擦掌,每天巡视边境军队,组织军队演练,对外宣称是为了应对日苏百余万大军的威胁,对内将日军和苏军当成假想敌,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尤其是向军事委员会申请了大量的棉衣、棉被、军大衣、燃料,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不早做准备,到时候吃亏的就是自己。

    这申请的物资,军事委员会马上就将其交给了行政院,这事归你们管,赶紧的给咱凑齐,战士们等着穿上暖和了去揍鬼子和毛子。

    这种订单立刻就肥了一批刚刚建成的被服厂,军方的订单虽然利润不算太高,可架不住量大啊,何况还没有税收,这利润怎么说也要比以前高了不少。

    被服厂得要材料啊,立刻下订单到纺织厂,纺织厂收购棉花,层层往下,总归都是有利润的。

    而这些棉衣、棉被属于占空间却不占运载重量的物资,又是在国内运输,军方将其交给民间的运输公司,只要在规定时间内从南方运到北方,这笔运输费就能妥妥的赚到手。

    一个订单,养活多少人,从棉农到棉花商人、纺织厂、被服厂、染印厂、运输公司,所有参与的人都能在这个订单上面赚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收益。(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