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孟先锋草人借箭(三)-《楚风》


    第(2/3)页

    毫无防备,一心救人的秦军,哪里会料到,居然会有如此多的羽箭倾泻而至。纷纷中箭,临死之前的惨叫,刚好被上阵指挥的白起听到。

    白起眼瞅着自己的手下,被对面的巴蜀武士屠杀,心中恼火,对身边的随从说道:

    “取弓箭来!”

    “诺!”弓箭手迅将自家手中的弓箭交给白起,白起弯弓搭箭,对方阵中的弓箭手历历在目,与此同时一个指挥的将军,还在号施令。

    “去死吧!”说话之间,白起的羽箭,脱离了弓弦的束缚,直奔对方的营寨而来,对方指挥的将军不是旁人,正是陈完。陈完并未现白起的羽箭到来,还在指挥手下的弓箭手,不断的射着羽箭。

    忽听得耳边风声急促,一股阴冷的杀气扑面而来,再想躲闪已经来不及了,陈完借着火把的光亮,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秦军的青铜箭头了。

    说时迟那是快,陈完不及躲闪,只得将自己的脑袋上前一低,希望能够借助胄的硬度,抵挡住迎面而来的羽箭。

    胄是一种用来防护头颈的装具。当时的人们通常把护卫身体其他部位的装具称为甲,而把护卫头部的单独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词便成了古代防护装具的概称。

    胄是先秦时期的称呼,《诗·鲁颂·閟宫》之中有‘贝胄朱綅’的记载,同时《礼记·曲礼》当中也有‘献甲者执胄’的记录。

    战国时期,铁制的护头装具随着铁兵器的展应运而生,由于它的外形很像当时的饭锅——鍪,所以开始时被称作“兜鍪”。

    当时的兜鍪多为青铜制造,质地坚硬,按理说足以能够抵挡羽箭的射击。若是不然的话,陈完也不会冒险如此一试,陈完一低头,只听的羽箭当的一声射在头盔之上。

    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震荡之感,陈完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种要炸裂的感觉,方才根本就不是一只羽箭射在头上,而是惊天的炸雷在耳边炸裂。

    巨大的冲击力将兜鍪一下子击打的粉碎,无数的碎片跌落在地上。与此同时强大的冲击力虽然受到了抵消,但是依旧是力道十足。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的,等男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还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