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食咒》
第(2/3)页
她脸上轻盈的笑容......也突然僵直了。
我和她对视了一眼,然后单刀直入道:“到底什么是‘食咒’?”
食咒这个概念,是我从“四眉人妖”老十九那里首先听说的。只知道这种“咒”能让人昏迷或者死亡,是非常厉害的一种“咒”,而且这种咒,却不出自什么道士或者蛊婆,是五脏庙的厨子擅长使用的“暗规矩”。
可具体是个啥,我就不明白了。
既然赵水荷曾经和我信誓旦旦的保证过她能治好王吼的“咒”,那她就应该知道,她就应该履行诺言。
赵水荷看着我严肃的表情,不由的也被我所感染,她轻轻关好小屋的门,靠在门框上,拿出她的硬币,一边翻滚,一边想了间隙,才对我说道:
“食咒是个统称,我们所熟知的与食物有关的‘蛊’‘毒’‘药’‘补’甚至‘计谋’,都可以看做一种咒。其实食咒是一种“火工语”,它专指用来谋财害命的‘食物’。”
那样的食物,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用来某利,甚至杀人的工具。
所以,他们是“咒”!
起初的“食咒”起源很杂,但主要来源是“神农百草经”。
传说古时候炎帝神农氏日常百草,遇七十二毒,舍身冒死为华夏百姓辨别能用来治病续命的药物和美食。
神农氏驾崩之前,把自己一生之经验编创为中国的第一本药书“神农百草经”,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福祉。而演习百草之学的人,渐渐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两个职业——“中医”和“厨子”。
我纳闷道:“也就是说,中餐厨子和中医其实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瓜?”
赵水荷点头,又告诉我说,古来中国就有句叫做“药食同源”,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许多食物可以用来当药材使,许多药材也可能用来吃。在中医和厨子中,这个理论十分流行,到现在也经久不衰。
我点头,自然是知道这些的。
随后赵水荷才正式把所谓的食咒,及其历史,告诉了我。
她说,也因为药食同源,在春秋战国时期,厨子这个行业形成规模之后,有一批别有用心的“庖丁”根据自己的烹饪经验,重新发现了食物的这种“特殊”用途。
这些用途,自然是杀人和谋财。
这些人胆子很大,而且当时依附权贵,也有些势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