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海外信息-《庆丰军》


    第(2/3)页

      庆丰军从最开始造船的时候,就要求是削尖海船底的楼船,出海远航一直是郝仁的梦想,只他有在颍州,曾经听过东瀛来的‘骗子’陈思宋关于东瀛现状的的介绍,郝仁对海外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后世的地理概念,郝仁对北面的高丽、南面的安南、占城、三佛齐等地,却一无所知。

      郝仁并没有与沈万三谈及交易的情况,而是对海外诸国,产生浓厚的兴趣。

      刚好沈万三有两支船队,长子沈旺出长江口向北,做东瀛与高丽的贸易,次之沈茂做长江以南的海外贸易,沈万三有求于郝仁,也是夸耀自己的见识,郝仁有问,他便知无不言,将高丽、东瀛,以及东南亚诸国,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都记下来了吗?”郝仁知道对还未情况,问无所问,才问身后的参军刘伯温,刘伯温点点头,表示,已经将沈万三了解的海外情况,全部一一记下了。

      郝仁还有一事要求到沈万三,他想从海外引进两种作物种植内地,一个是玉米,令一个是马铃薯!

      此二植物,原先产地都是美洲,此时距离哥伦布发现先美洲大陆,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不过据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北欧的维京人,就已经登陆过美洲,试图征服美洲,这两种植物,流落东南亚,也未可知。

      这二作物的最大优点就是产量高,耐旱性好,适合在山地、寒地、旱地等不适合水稻栽培的地方种植!

      “回大元帅的话,玉米,马铃薯这样的作物,沈某从未听说过?是不是蛮地的称呼与大元帅的不同啊?”沈万三终于被郝仁问住,不解的问道。

      “拿炭笔和宣纸来!”郝仁吩咐道。

      炭笔就是后世的铅笔,郝仁因为总在将作坊参与科技发展,用毛笔画图实在麻烦,所以他发明了铅笔。

      郝仁在工地搬砖前,好歹也是个农学的学士,画作物生长图,乃是他的必修课,虽然他专业知识学的不好,但是,足够将作物的主要特征画清楚。

      郝仁通过在宣纸做画,再加上自己的解说,沈万三才明白,马铃薯的果实,是长在土里的,玉米的果实是长在秸秆的中间,对两个作物的特征,已经了然于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