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金良疑惑道:“什么名字可以取代“部”、“屯”?” 郭嘉笑道:“《周礼-夏官司马》里曾言,‘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部可改成军,曲可改成师,屯可改成旅。一切均用周礼制度,则无畏那些大臣非议。” 金良苦笑着摇摇头:“我不是畏惧那些大臣的非议,而且通过历史典籍都应该回到周朝已经用了军、师、旅之类的军队编制,至于营这个编制更是频繁使用。那些人个性冲动。容忍不了自己常识以外的事物,对于那样的人。我很头痛。” 郭嘉奇怪道:“主公竟然这么在乎他们的意见?” 金良笑而不答。 一旁的陈琳却怒道:“主公,这是您自己的军队,如何编制是您的权力,您又何必在乎一些人的非议。更何况您这么编制是引经据典,并未胡乱使用,他们没有资格非议您。主公,您应该拿出一点儿生杀予夺的气魄来,不要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人而瞻前顾后浪费时间!”…。 。…。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金良暗自思量,自己穿过来以后,有个病态的心理,总是以为有人在看着自己的穿越历程。自己这一路过来,太在乎某些人的看法,却忽略了自己穿越过来的意义。要明白。自己是为了自己而活!为了自己而战斗!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存在!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就是神,就要主宰一切,不能听任某些本来就不在乎自己的人的蜚短流长而经常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想到这里,金良毅然决然道:“我早就看那个屯、曲、部的编制既拗口又不顺眼了,干脆就改过来,屯改成营。曲改成旅,部改成师。师上面设军,就按照周礼上面的五五编制,不,改成五四编制。” 作为征南将军主簿兼记室令史的陈琳一边记录,一边追问道:“主公,这五四编制法是怎么样的?” 金良闭目养神,好好稳定了一下刚才激动的心情。。才清清楚楚地把自己对军制的改变说了出来:“伍,五人成一伍,设置正伍长一人;两,五伍为一两,共二十五人,设正副两长各一人,原本是设两司马,现改为两长;队,四两为一队,共一百人,设正副队长各一人,原来是设队率,现改为队长;营,五队为一营,共五百人,设正副营帅各一人;旅,四营为一旅,共二千人,设正副旅帅各一人;师,五旅为一师,共一万人,设正副师帅各一人;军,四师为一军,共四万人,设正副军帅各一人。每一级战斗单位里,都按照第一到第五来排最强到最弱的战斗单位,比如赤卫队便是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一营第一队,以此类推。每一级的正副统领兼领下一级的第一第二战斗单位的统领,比如正旅帅担任第一营的营帅,副旅帅担任第二营的营帅,如此类推。营是战斗扎营行军等活动的最基本单位,营级以上开始有降二级的直属机关,包括警卫、斥候、炊事、医疗、军需、宣传等职能。比如营有一个直属两,这个直属两负责警卫、斥候、炊事、医疗、军需、宣传等职能,同时负责管理辅兵。这一切都是要保证人员配备整齐又不超过编制。”。…。 郭嘉和陈琳互相对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点了点头,然后郭嘉问道:“是不是跟旅对应的曲的军侯一定要改为旅帅,每部的校尉、司马也要改为师帅、副师帅吗?” 金良点点头:“没错,曲的军侯听起来跟军级指挥官军帅相冲突,取消;部的校尉、司马也取消,因为朝廷设立诸多都尉、校尉之职,甚为繁杂,中下层将士往往分不清楚。而且我准备在中央军内部实行军衔制度,从此以后,在中央军内部,都尉、校尉都不再是军职,而是军衔。” 到了这里,金良预感到会有某些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对军衔制度说三道四。 金良心里冷笑道。你们以为我金良要设置的军衔制度要原样照搬吗?那未免太小瞧我金良了吧。我要设置的军衔制度绝对是脱胎于东汉,立足于东汉。 郭嘉、陈琳两人用疑惑的眼神望着金良:“军衔?什么是军衔?” 金良的中军帐设在最高处,眺望着下面正在休整的十六万士卒,从那些士卒们崇敬的眼神里,金良突然觉得,自己未来制霸三国的最大依靠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不是什么寒门庶族,自己最大的依靠便是这些苦哈哈的大头兵,就是要靠着他们的枪杆子,自己才能平定天下。那些世家大族或寒门庶族地主们的支持,纯粹是锦上添花,并不能起到根本作用。自己真正要拉拢、要团结、要取悦、哪怕牺牲掉其他利益也要保证他们的利益的集团便是军人集团。(未完待续)。…。 ps:这个编制只是借鉴一些网上所穿。本人只是小小的作者,平民。对于军队里的东西真的不晓得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