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亦秋仔细琢磨一番过后道: “这样吧,夏日过后,便是秋。 自古每逢秋天,便是诗人诗兴大发之时。 悲秋,叹秋,以秋来抒发心中情感的千古绝句,数不胜数。 你我各做一首有关秋天的诗句。 看看谁做的好,谁就赢,如何?” 林亦秋道。 “没问题。” “我是老师,让你三分。 我先做吧。” 林亦秋言罢,做沉吟状。 思索了约莫五分钟。 开口吟诵道: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林亦秋吟诵完毕,下面立刻掌声一片! 能考上江北大学的,哪个不是高材生? 自然能听得出,这诗中蕴含的韵味。 “林老师不愧是江北诗词协会的会长啊!太厉害了!” “是啊,这第一句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了。” “最后一句点睛之笔才更牛逼好吧!” “这首诗简直有李白他老人家的三分功力了!” “可不是嘛!” “我已经记下来!这首诗太优美了!” …… …… 所有人纷纷是一片赞叹之声。 陈默也不禁鼓了鼓掌。 有啥说啥。 这首诗做的确实特别棒。 这一点,不能因为他陈默跟林亦秋不对付,而就要去否认。 “可惜啊,如果哥有作品消失符。 纵使你是诗仙在世,也不是哥的一合之将!” 陈默摇头轻笑道。 林亦秋挑衅的冲着陈默道:“如何? 是不是已经害怕的要认输了? 这首诗,已经用了我的八成功力了! 你输在上面,也该无憾了。” 陈默摇头轻笑道:“不得不说,这首诗确实是首好诗。 但却没有摆脱古人对‘秋’的理解和阐述。 还是以‘悲伤、寂寥’的气氛为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