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外力干扰-《华夏之剑》
第(2/3)页
李慕也刚刚从探马口中得知,一支吴军水师正从下雉南岸顺江而下,现在南岸的鲁军已成为了孤军,听完祖狄的判断,李慕对这个年轻人甚是佩服,看看欧阳轩,见其点头。才说道:“即日起,汝任职本将军参军,掌代鲁军司曹。任校尉之职,去收拾一下,与中军报道”。“诺!”,这个祖狄有些异常的激动,说话的音调都有些改变。从一个什长,直接跃升到了军师一职,步入了准将军的行列,怎么能不兴奋。
待祖狄退下后,欧阳轩说道:“江山代有能人出,这天下能人不知凡几。依朕看,这个祖狄足可担当大任,只是尚过年幼,锻打几年,又是一员上将军,只是便宜了刘恭悦”。
“何止于此,那个邓艾属下已查明,其师为左慈,自幼受其兵书良策,拳脚武艺”。
“左慈朕见过,乃为公孙先生门徒,如今看来,其不但会些方术,还是全能之才。哈哈,就是不知这祖狄为何人所授”。
“这个先不予问揪,还是考虑眼前战事为上”。
“区区木质船舰,朕还真没当回事。若不是北军不善水战,何必等上两年方才进兵。命赤壁北岸船舰与江面拦截,两年之训,亦该成军矣”。
有了欧阳轩话,一直未动的鲁国水军,浩浩荡荡的杀向江中,配备的都是木质舰船,流线型的设计,为风帆船,武器配备有强弓硬弩。正如祖狄所料,一个时辰后,后先至的鲁国水军与吴军水师在欧阳轩驻军的江段相遇。一番激烈拼杀,鲁国水军第一战以损失三分之一的船舰的代价,全歼偷袭的吴军水师。在岸上观战的欧阳轩看着如此惨烈的战斗,心中也是起伏不定。如果不是为了刘述定天下,欧阳轩完全可以调动华夏海军。
在水战胜利后,全军搭船在沿江攻城略地,直抵柴桑。与吴国三十万大军对峙与城下。不甘就此认输的孙权和6逊,派兵出城,列阵与城下,与鲁军做最后一搏。但是现实却是很残酷,饶是6逊机敏过人,但是挡不住羽林军锋利的进攻,亦是挡不住鲁军疯狂地攻势。战场上的祖狄手持长矛,所向披靡,一如当年赵云的风采。6逊与祖狄大战三十余回合,被祖狄挑落马下,一代名将就此殒命柴桑城下。孙权眼见败事已定,与帅旗下留书自刎,诸葛澹率领吴国群臣开城投降,吴国灭亡。欧阳轩下令厚葬了6逊,同时将吴王家眷前往洛阳。
在吴国平定之后,欧阳轩让李慕领羽林军第三师回国休假,祖狄接手鲁军统领,率军平定吴国不臣之城,沿江向益州进。公元二三五年四月,祖狄和邓艾同时从南北进兵益州,姜维在瞿塘关下被祖狄所擒,魏延被斩与绵阳,公元二三六年三月祖狄率兵攻克成都,擒蜀汉帝刘禅,蜀国灭。邓艾与祖狄同时经汉中版师回洛阳,在汉中姜维挟刘禅叛逃,被祖狄和邓艾联手困于定军山,经过车**战,邓艾受重伤,祖狄枪挑姜维,刘禅投降。
公元二三六年六月,按照欧阳轩和黄庭忠的协定,立刘述为汉帝。这个决定让刘述有些有些懵,而且是极度的晕眩。在三推辞后,接受了这个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与公元二三六年六月底,正式登记继位,改年号为鲁平。按照约定敕封黄庭忠为胶东王领太傅,封地为胶东半岛。再次即景帝之后敕封欧阳轩为夏王,将长安的终南山和鄠县正式以诏书的形式划归欧阳轩。在大典上欧阳轩将武帝金牌和诏书交还给刘述,完成了汉武帝的使命,同时还有传国玉玺。任命邓艾为太尉,祖狄为骠骑将军领大将军事,一干人等都有封赏。
公元二三六年九月,长安阳陵。
欧阳轩独自坐在新修葺的祭亭中,按照往年的规矩一桌菜肴,两杯酒。欧阳轩对空撒了一杯酒后,双膝跪下,高声道:“陛下,臣不辱使命,将这汉家天下再还与陛下子嗣,臣复命与陛下。若陛下泉下得知,请示天下与轩”,说完行了三拜九叩大礼。起身回到案桌上再次与刘启隔空对话,将自己这些年来的感受、所做所为统统说了一遍,傍晚时分天上一颗火流星划过天际,欧阳轩再次对着阳陵跪拜道:“谢陛下所示!臣就此告辞!”。在祭亭外,刘述呆呆的看着欧阳轩,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本来他也不想来长安,是被皇后赵莹硬拉着才来。在亭外静静地听着欧阳轩自言自语,直到那颗流星划过,才感觉自己失礼,命人准备香烛祭品,在亭外大礼参祭阳陵。欧阳轩则带着侍卫悄悄地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自此天下再归汉室,史称鲁汉。在刘述和其孙刘懋治理下,百余年汉室天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史称平岱盛世。随着后期帝王的昏聩,封王增加,国势越加衰败,二百三十年后鲁汉被南下的胡族所灭,天下再次分崩离析,群雄割据,逐鹿中原。(后文会有详解)。
欧阳轩和黄庭忠在刘述拜祭阳陵之时,留书远去。公元二三七年八月,在现今胶东国的城阳港,欧阳轩麾下的将领云集于此,李慕、彭飞、鲜于顺、林秦、令狐彰、扈潭、周安、赵拓等欧阳轩昔日的将领齐聚于此。还有五万原来的羽林将士代表,将诺大的海港填充的满满当当,皆为黄庭忠刚刚满月的儿子前来道贺。这让陈扈的女儿刘氏有些不适应,不停的打量着自己年轻的夫君和这些同样年轻的将领,尤其是那个更加年轻的主公,心中满是疑问,碍于身份又不好问,只能在旁边仔细观察。
随着一艘巨大的游轮缓缓靠港,刘氏心中的疑问更甚,拉过黄庭忠小声道:“夫君,这铁船来自哪里?不会吞了我等吧?”,黄庭忠听完哈哈大笑道:“夫人有所不知,此为华夏圣皇御船,可行万里无忧。今日华夏皇帝听闻忠得子,特来祝贺,稍顷,你我登船,去华夏玩耍些时日,再回胶东不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