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乱世风云(3)-《华夏之剑》


    第(3/3)页

    “主公,不过两千兵马,上不用动及,只是乡勇就足以应付”。

    “还是保险点好,乡勇都是凡人,稍有战损,与后事士气不利”。“诺!”。

    第二日一早,在村中出现了一支全副铠甲的骑兵,看着明亮的武器再配上高头战马,甚是威风,一时间百姓皆以为是金兵而至,若不是看到欧阳轩对这支军伍号施令,百姓早就四散而逃了。在欧阳轩解释下,乡邻才知道这支兵马乃是欧阳轩长期招募储备的义军,才有所释然。

    宋军官兵来得很慢,八十里的路程整整走了两天才到,刚进村东的官道之上,即与欧阳轩率领的羽林军相遇,看着这群懒懒散散的宋兵,欧阳轩连列阵的心思都没了,直接下令骑兵冲锋。过程几乎简单至极,一群散兵哪里见过如此强悍的骑兵冲杀。尚不及放箭,大军已至跟前,稍作抵抗后即刻投降。两千宋军投降者千八百人,逃跑者百余人,被斩杀数十人。前后过程不过十分钟,让欧阳轩都没想到会胜得如此顺利。就是乡勇列阵冲杀,也能轻易取胜这支宋军。欧阳轩颇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既然已经惊动了官军,起事之事也就不得不提前,斩了宋军的一名文官监军,打着替天行道大旗,正事起兵造反。将招募来的三千名乡勇组成天行军,有洪锃做统领。再加上以事先在关中招兵买马名义加入的羽林军第五军和警卫团共计五万八千人组成了商州义军。

    欧阳轩自封商王,出兵商州府。对于这种偏远山区的府县,欧阳轩没有亲自参与,而是将兵马分作三路,由两个师长各领本部兵马,再加上又军长令狐询统领军直属兵马和天行军,分三路横扫商州郡县,开仓放粮,斩杀贪官。这里山高皇帝远,再加上底层百姓已经恨透了官员,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半个月内即以攻克商州。收降兵马三万,招募乡勇两万余,剔除糟粕欧阳轩只保留了其中的三万人马,拉回村子,在后山谷地,严加训练。而金兵在偃旗息鼓半年以后,再次两路南下,从太原和幽州进军汴梁。宋王朝根本无暇顾及商州的事情。

    因为一批主战武将被贬,整个朝廷居然找不到一个能战之将。金兵长驱再次长驱直入,将汴梁为了个水泄不通。而此时的欧阳轩也关了医馆,在东侧山谷建了一个军营,每日里由战狼队对他们进行训练。粮草一应所需全部来自终南山基地仓库,那里作为欧阳轩入主中原的前哨基地,物资储备自然丰足。经过半年的招募,天行军已扩至五万人,欧阳轩按照汉制对这支军队进行了整编,将第五军直属部队打散,派到军中任职各级军官,负责日常训练和战时指挥,模式和当年立国时训练华夏军一样。除了日常军事训练,还有学习。对于此洪锃等人对此很是不解,曾多次找欧阳轩进言,欧阳轩的回答就是指着那些军官和羽林军。经过半年的训练这支天行军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按照训练要求,开始了分兵种战术整合训练。

    欧阳轩看着中原地图,研判着下一步行动方案,在欧阳轩面前有三条进军路线,一条是走蓝田北上兵进关中取京兆府,另一条路是东进出熊耳山,直取西京河南府,与金兵直接对阵,还有就是南下,入荆湘之地,取襄阳府。北进关中可以直接与华夏接壤,也有了充实的后方保障,但与金兵脱离,会让那些所谓的士子称为趁国乱而得势的匪;东进可以直接获取所要的名声与最大的利益,却没了后方援助;南下可获得保守花石纲之苦的百姓支持,同时也能迅打开局面,但也要面临和北上所遇到的同样困难。

    综合利弊,以及对中原形式的研判,欧阳轩选择了同时北上和东进两条路。北上由令狐询领军,带领第五军,出终南山基地,直取汉中。东进的队伍则由欧阳轩带着由警卫团、战狼队和天行军组成的东进兵团出南阳,转而向东北取洛阳。为了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欧阳轩下令驻守在桂州基地的第四军联合第五军,由令狐询为都督,第四军军长蔡莘为副都督进取关中。一应官员任免皆由二人做主。

    在整合战术训练完毕后,欧阳轩下达了进军命令。而此时的汴梁大战正酣,根本无暇顾及欧阳轩,也给商州义军带来了机会,而这个机会恰恰带给了中原百姓一个难得机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