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定鼎(1)-《华夏之剑》
第(2/3)页
“那还有啥意思,不如做个闲散国公有趣。疏儿还是不要做这个皇帝的好”,黄妍噘着嘴说道。
“这孩子由朕亲自教育,莫让他沾染了中原的儒术”。黄妍对这个也是不置可否,他知道欧阳轩的能力远在常人之上,无论才学修为,还是军事能力,亦或搏杀武艺都非常人能比。
欧阳轩大刀阔斧的改革着实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在五年之中各地造反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尤以儒学大家领导的造反尤甚,在羽林军和天行军强力镇压下不出五年归于平静,流放了八十余万儒家士子,诛杀了包括朱熹在内的十余万儒学世家豪族。而对于因为反对土地改革或者律法者,欧阳轩采取的相对宽松,只是罚没财产,在监狱中服刑数年劳役。
公元一一五〇年,欧阳疏已是八岁,中华大地在欧阳轩强力推行改革下,加上羽林军和天行军强力威慑,再加上华夏反哺的移民,为中原带来了一派生机,社会也逐渐稳定了下来,百姓渐渐地适应了现在的社会体制。尤其是习惯了人人平等的理念,这个是欧阳轩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棍棒刀枪架在脖子上,逼出来的核心律法。
站在长安皇宫午门城楼上,看着灯火通明的巨大广场,欧阳轩总觉得缺点什么,夏谷宫前的金狮和国旗都已经整体迁移到了京都,现在的夏谷虽然恢复了原貌,但再也恢复不到当初的那种氛围。而这里的广场空空如也,没有国旗,没有标志性建筑,就是一个空空的广场,欧阳轩想了许久,心中构思了好几个方案,也都被自己一一否定。
这时黄妍领着八岁的欧阳疏迈着方步走了过来,依旧是白狼开路,凤皇低空飞行,标准的宫内行走仪仗。欧阳轩也只允许欧阳疏在宫内稍微有些乖张,但在仆役、杂役面前必须做到彬彬有礼,必须要感谢他们为自己的付出的服务,这是欧阳轩从小灌输给欧阳疏的想法。而且欧阳轩从不允许欧阳疏有任何特权思维,欧阳轩因为这个已经害死了一个女儿,不想在害了欧阳疏。在上学问题上,欧阳轩选择了长安城内一所条件最差的学校,将欧阳疏送进去就读。和那里孩子唯一不同的就是校门外总会有两名彪形大汉护卫,步行接送欧阳疏,这也是欧阳轩给予的唯一特权。这两个人一个是现任殿前校尉高宠,一个是曾经射杀欧阳轩的大力士神箭手施潭,现任兵部督讯校尉,作为欧阳疏的启蒙武术老师,也作为太子贴身护卫。这个是必须保障的,密事司的线报显示在中华还有很多人在打这个皇子和皇后的主意,明着是两个彪形大汉保护,暗中还有白狼队的一个中队和密事司太子署在护驾。在学校里欧阳疏没有得到特殊的关照,无论是吃住都和其他平民的孩子一样,接受同样的教育。只不过小家伙回到宫中,还要接受欧阳轩、王岱、冯琅、华赢等人的轮番强化教育。
“儿臣拜见父皇”,欧阳疏走到跟前深施一礼。
“课业都做完了嘛?好像先生留了个题目,不知我儿做得如何?”。
“回禀父皇,先生让我等辩证月行规律,这才刚刚一天,今日上午门就是为了观察天上月亮,从何方位而升起,途径线路,与何处而落。尚需月余才能完结”。
欧阳轩点点头,刚要说话,黄妍插嘴道:“陛下,这孩子本是聪慧之人,只需查阅书籍,尽可得晓,为何费这劳什子,还要天天观察。明日里换个学堂,吃得又不好,课桌才与假期前换了新的。校舍也才刚刚翻修,月前下雨,我儿都浇湿了”。
欧阳轩笑着问欧阳疏说道:“我儿可曾有怨言?”
“回父皇,中华和华夏律条明确规定,人人生而平等,别人用得,儿当然也用得。虽有小瑕,尚能克服。不当是”。
“今日,朕再给你出个题目,你看这午门广场空空如也,甚是空档,我儿可有想法与朕说说”。
“嗯,《风土志》上说,华夏圣宫前有金狮与国旗巍立中央,若长安再效仿之,甚是有些东施效颦之感,应有中原特色,而中原在上古传说中,儿臣以为鼎最能衬托空广之地。鼎乃圣器,为权之象征,与这广场之中立鼎,当显尊严与庄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