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用午餐的时候,夕儿发来手机讯息,说她更新了博客。 我三两口扒完了碗里的饭,迫不及待地跑到卧室里打开笔记本电脑。 从博客标题上,我知道夕儿去了内蒙古靠近边境的一个小地方,那地方叫“恩和”,位于额尔古纳河右岸,那里有国内唯一的俄罗斯族,据说是沙俄时期逃难来到此地的,蓝眼睛的俄罗斯人讲的却是东北话。 对于恩和,任何一个热爱旅行的人都知道它的存在。 呼伦贝尔草原上,有一个被发烧友们称之为色影家天堂的地方,这就是恩和。恩和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的西北部,是一个俄罗斯族人居住的小村落。 有人说“恩和有多美,不去真不知道。去了,看了,无话可说。” “根河”湿地,号称亚洲最大的湿地。因为雨水量相当丰富,所以,现在尽管已是严冬,但是恩和的色彩仍是令油画家都汗颜的地方。 夕儿的博文擅于“文配图”,有美奂美轮的风景照,有散文般华丽的辞藻,就像她夏天去玉龙雪山那次写的博文一样。 我在想夕儿去做旅游记者这个职业,也一定能胜任吧? 如果是夏天去恩和,那就更美了。透过车窗,起伏的山丘上色彩斑斓。青黄的麦子和金黄的油菜花组成了一条美丽的缎带,装点着千里草原,各色野花争奇夺艳,令人很有扑进花海中的冲动。 有一个形容根河湿地的比喻,特别优美。“对整个湿地最好的形容,就是姑娘秀发上的墨绿丝带,而根河就是这条丝带上最耀眼的蓝宝石。” 恩和的夕阳,美得更是一塌糊涂。 夕阳下,金灿灿的草滩,蜿蜒的喝水,古朴的木刻楞,归家的奶牛。 此刻,行走在恩和的小街上,体会着木刻楞建筑的童话色彩。 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漂亮的窗口,像大都市步行街里橱窗,似乎是一个展示自家风采的一个窗口 素色的窗口,镂空的、绣花的,配着两三盆粉色的花,一种极致的朴素的美丽。 还有那么多的向日葵,黄橙橙的花瓣,在阳光下,有一种油画般的色调感。 人行画中,如痴如醉。 这里,还有亚洲唯一一座东正教教堂。 夕儿在博文最后还作了一手短文: “额尔古纳河有多美,我说不出来, 梦里的人,我有多想你,我亦说不出来, 思念氤氲了我整个的世界, 就像恩和的雨雾, 弥漫着整个天地间, 还记得你对唱的那首情歌么? 在草原上,我亲眼见到了‘敖包相会’的风俗, 草原人们的爱情,如此率真、热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