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 锋芒初露-《嗜血猎杀》


    第(2/3)页

    对江湖来说,结拜那可是件大事。结拜,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拜把子等,是民间年轻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它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后来,人们崇拜之、继而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般的关系,互相关心、相互帮助,遇事互相照应。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礼仪的习俗。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

    江湖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一般的选择吉日良辰,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较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把鸡宰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

    红帮手下这些兄弟,用了不到个把钟头,就把这些东西准备妥当。刘老大携手中队长,两个人来到关公画像前,在师爷的引领下,一步一步的,从头到尾,走了一遍。

    刘老大与中队长结拜,红帮里的人自然是非常高兴,堂主新结拜兄弟,对香堂来说,那可是一件大事,自然是要大摆筵席,庆祝一番。中队长他们三个人,一直到了晚上,才回到小码头。

    从刘老大的红帮一回到小码头,中队长赶紧把这件事跟黄小小汇报。虽然结拜是个人的事,可对中队长来说,关乎着义勇军在香港今后的发展。

    黄小小听中队长说完,自然是十分的高兴。在香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结交到红帮的。没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就算你求着人家,人家也未必会接纳你。同时,有了这层关系,对远洋运输公司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你说的是真的?第一次见面就结拜为兄弟了?这是好事,是天大的好事。没看出来呀,你不光打仗是一把好手,管理帮派,处理跟外面的关系上,还真不简单。这样,从现在起,公司在对外联系方面,你也多过过目,等时机一成熟,这一块就交给你。”

    “嫂子,你可别夸我了。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吗。我是觉得跟红帮有了这层关系,对咱安全是大有好处,最起码,一般的小事,一听咱跟红帮的堂主是拜把子,就不敢打咱的主意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呀?嘿嘿,还有这次也不白结拜,这个刘老大还真讲究,给咱十根金条,说是咱斧头帮刚成立,没有什么钱,算做是兄弟间的贺礼了。我本来不要,可后来一看,再要是推托的话,就有些生分了,所以就......”中队长一边说,一边让手下的队员把金条拿过来,交给黄小小。

    “是吗,这个刘老大还真够大方的,是个可交的人物。东西你们自己留着,需要添置什么东西,就自己买,不够我再给。”黄小小大方的说道。

    香港这边进展这么顺利。宋锋带着船上的这些特战队员,一去一回,在大海上航行吧差不多一个来月,有惊无险的回到了安东码头。此刻的安东码头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猛子带着李月,提前几天,就已经把码头上安排好了。

    在李月的运作之下,找到那个在皇协军里的叫刘三的家伙,把从铁刹山带来的一波义勇军队员,装扮成装卸工人,进驻到码头。这个刘三还真办事,现在安东码头上仓库区把守大门的,也都换成了义勇军的人了。

    猛子的人马一到码头,看看船还没到港,就组织这些人,把仓库重新加固了一下,在原有的大门里面又加了一层。同时,还从山上带下来两顶帐*篷,支在仓库里面,留着晚上值班人员住。一切都安排好后,这天的中午,大船终于靠岸。

    船里装的大部分东西,是从日本国内运给关东军的补给。主是是一些春季的衣服,帐*篷,行军床和床上的东西。从这些东西上分析,小鬼子可能开春后,还要有什么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