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询问统一策略-《大宋第一太子》


    第(2/3)页

    “虽然宦官们并不一定都是心怀叵测之人,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这些事情,所以我建议还是写进律法中的好,让文武百官都是知道,进而也可以监督执行。”

    这就是赵旭的建议,他知道再好的建议不执行也是没有什么用的,那也会成为一种没有用的政策,还不如让大家来监督。

    多少双眼睛看着呢,即使是你皇室违背了,也有大臣出来极力的阻止不是吗?

    毕竟赵匡胤是第一代皇帝,他制定的所有东西以后都会成为祖制,所有的人都要遵守。

    所以现在他在位期间制定的政策,他的后代一般都是不会违反的,即使有违反的迹象,大臣们也是不愿意,也会冒死的去阻止的。

    “好,朕也有此意,就在我们大宋的律法之中加入这一条。”赵匡胤决定了。

    这件事也不用和大臣们商议,这样的事情只需要皇帝决定就行了。

    历代以来大臣们对宦官们的印象都是不怎么好,自己等人去拜见皇帝还要经过这些个太监通传。

    如果太监们心情不好的话,还不一定会给你通传,这样的话,你只能在外边干等着。

    不是皇帝不见你,而是人家皇帝根本就不知道你来了,还怎么见你,这也不怪皇帝吧。

    所以朝廷的大臣们是对这些太监没有好脸‘色’的,但是当面还要陪着笑脸。

    他们比皇帝还要爬宦官当政,宦官当政对他们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再说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也是耻于和这些太监为伍,认为和这些太监同朝为官绝对是他们的耻辱。

    现在皇帝要出台一项不准宦官干政的规定,要写入律法,绝对是没有一个人会阻止的。

    阻止干啥?这是对自己等人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要阻止呢,我有‘毛’病我,不能阻止。

    所以赵匡胤根本就不担心大臣们会反对,他们不仅不会反对而且会全力的支持。

    ‘门’外的宦官根本就不知道因为一件小事就让这皇帝父子两个出台了一个队他们不利的规定。

    这件小事就是皇帝以为是一个小太监翻阅自己的奏章,大声呵斥,谁知道这个不是小太监,而是当朝的太子。

    当朝的太子呢,因为这件事情想到了前朝的宦官专权问题,进而提出了要限制宦官的问题。

    本来就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可是就是这么巧合就凑到了一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撞上了。

    这一撞上不要紧,就注定了宋朝的宦官是不能参政的,这一点贯穿整个宋朝也没有出现。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这个夜晚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使得以后的大宋没有了宦官的威胁了。

    父子两个商议好这件事情之后,赵匡胤喝一口热茶继续道:

    “你这么晚来,不会只是来看看朕吧,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嘿嘿,还是父皇最为英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赵旭小小的派了一个马屁。

    “臭小子,少拍马屁,朕不喜欢只一套,有屁快放。”

    说来也奇怪,赵匡胤觉得只有在这个儿子面前,自己才觉得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父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