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不到皇上有这么高明的手段,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让天xia为之一清,现在天xia的叛乱已经自动的被平定了,那些百姓自动的回家了,还有一些投案自首的。” 赵旭今天是来到了苗训的府邸,苗训现在已经基本上习惯了参知政事的职务,每天都很充实,今天是旬休,想不到是赵旭来了,苗训慌忙的招待。 “父皇这一招确实高明,我也是没想到,摩尼教的煽动的叛乱居然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化解了,看来父皇一直引而不发,原来早有打算。” 赵旭也不得不佩服赵匡胤,赵匡胤知道摩尼教在全国叛乱的时候,却依然坚持一定要先找到九鼎,九鼎在这么奇怪的环境之下找到了,赵匡胤直接向全国宣bu。 而且在大宋日报上天天宣传,效果现在已经不用说了,很明显,赵旭也没有想到赵匡胤会这样做。 “皇上是千年一遇的明君,一代英明的开国君主,虽然前一段时间在吐蕃的事情上遭到在挫折,但是这并不影响陛下的英明睿智。” 苗训这倒不是拍马屁,赵匡胤那一段时间确实有点消沉,大臣们都在心里想,陛下会不会因此一蹶不振,很快赵匡胤就用行动回答了他们。 他们到这个时候才记得赵匡胤可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皇帝呀,当初从一个小校一下子成为了一名将军,再到最后成了一位皇帝,这手段能够少的了吗? “父皇现在的心思我真的是有点摸不透了,这件事我也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做,这样以来确实为我们省去了很多的麻烦,这难道就是帝王之心吗?” 赵旭以前只是想着怎么能统一天xia让天xia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对于帝王之术他还真的没有接触过,其实帝王之术哪里是那么容易学的。 “主公说实话先您就应该学习帝王之术了,眼下四海升平了,很多的东西您都应该学习了,其实治理国家比打天xia还要困难,这是您以后必须要走的道路,皇帝不一定是天生的,还需要学习。” 在苗训看了赵匡胤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起码在治理国家的方面还是一个明君,但是赵匡胤有一个优点就是善于采纳正确的谏言。 “我现在已经是参知政事了,以后我会接替窦仪的位置,窦仪的年纪已经大了,很快就会告老还乡,我想陛下这样安排一定是为了主公以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