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延津大战-《凤穿残汉》


    第(2/3)页

    不过以奇制胜的关键并不在于其战术有多精妙,而在于实施者的心理素质有多顽强。历来能以奇制胜者,往往都是胆大心细、善于忍耐之辈。就像豺狼虎豹捕食猎物,往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一样。捕猎者往往要等到最合适的时机出击方能捕获猎物,否则轻则放跑猎物;重则被猎物反噬。

    然而有些道理说说简单,真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斥候在曹操的指派下不断从前方传来袁绍军,“敌骑三千”、“敌骑五千”、“敌将文丑”……一次又一次的汇报,刺激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饶是史涣明知曹操这次是打算用辎重yin*袁绍军如套,却还是忍不住向曹操规劝道,“司空,可以上马也?”

    可曹操依旧固执地摇头否决着,“时候未到”

    曹操能以一句“时候未到”阻止部将出击,却并不能抵消众将领心中逐渐膨胀的焦急。这不先前还神定气闲的徐晃,在听到文丑出现后,便欣然起身将战斧挂在了马鞍之上。而一向以曹操马是瞻的夏侯渊也站起身时不时地向延津方向眺望着。然而就算是如此,曹操依旧自顾自地坐在那里擦剑。

    不多时也不知是第四次,还是第五次登上山坡的斥候,喘着粗气向曹操禀报道,“启禀司空,敌将文丑正率部围攻我军辎重”

    这一次曹操的眼中终于闪过了一丝嗜血的光芒,却见他霍然起身提剑下令道,“上马出击”

    当曹操率领六百骑兵抵达战场之时,夏侯惇所率的辎重人马已然在袁绍部的围攻之下溃不成军。唯有一小撮兵马在夏侯惇的指挥下尚在负隅顽抗。不过得胜的袁绍兵马显然对消灭曹军残部不感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像是一群毫无纪律的野狗一般,疯抢着曹军遗留下来辎重,全然没有注意到正逐渐接近的曹操曲部。而这也恰恰正是曹操一直以来在等的时机。

    “启禀将军,有一队骑兵自西南角,直逼吾军后方”

    策马立于旌旗伞盖之下的文丑耳听有曹军来援,并没有显示出慌乱之色,而是颇为笃定地张口问道,“多少兵马?”

    “五、六百骑。”斥候如实答道。

    文丑一听来者不过数百人,不禁与身边的部将交换了一下眼神哑然失笑道,“区区五、六百骑也敢来此以卵击石?看来曹孟德真是帐下无人也。”

    文丑的揶揄立即引来了周围部将的一致哄笑附和。而他本人更是虎目一睁,傲然下令道,“尔等不必理会这等蝼蚁。先取下夏侯惇之级再说”

    然而,文丑与其部将们自信的并没有持续太长。不仅夏侯惇残部的抵抗要比他们想象中的要顽强,就连后方的骚动也愈来愈激烈起来,甚至都波及到了文丑等人附近。觉得情况异样的文丑不禁恼怒地回头呵斥道,“混帐这究竟是回事”

    哪曾想文丑的话音才刚落,一支箭矢便裂空而出,直朝他额头扑来。亏得文丑反应敏捷,微微低头,躲过了那气势凌厉的夺命一箭。可接下里的情景,却让他不得不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一队打着曹字大旗的骑兵,宛若一股黑色的洪流冲破了袁绍军的层层阻击朝着文丑的本阵直扑而来。不,更为确切点说,此刻的袁绍军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阻击”,他们只是凭借着本能丢盔弃甲躲避这队杀神的降临。

    倘若此刻有人能在空中俯瞰,一定会惊叹于曹操那堪称艺术的指挥。六百骑兵在他手中就像是施了法术的利刃一般直插文丑部的软肋,并在伤口附上名为“混乱”的毒液。以至于上万袁军兵马,在都闹不清究竟生事的情况下,竟然因这么几百人的冲入而自地溃败起来。相比之下当初张辽、张颌等人在不其之战的表现,反倒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混帐不准退后后退者斩”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文丑一枪搠死了一个意图逃跑的小卒。然而更多的袁军则根本无视于文丑的命令,依旧随波逐流地溃逃着。事实上,就算此刻文丑能冷静下来分析情况镇定指挥,也已无法阻止部下的溃散。因为他的命令根本就无法传达给底下的兵卒。正常情况下文丑应该先带着身边的部下脱离战场,再逐步在外围收拢溃散的兵卒,继而反攻曹操才是。然而文丑根本不是一个会随机应变的将领。他所认知的战争,只是挥舞着兵器如何将敌人撕裂成碎片而已。更何况这会儿还有一声震耳的虎啸打断了文丑的叫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