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张岱在帝都11-《明末球长》


    第(2/3)页

      想到如此,更是愤愤不平,但又无可奈何,他发现的是,似乎当地人对于这种事情早已司空见惯了一样。

      不尊重读书人在张岱看来问题还不大,蒙元最后不是也服帖的开科举了吗,但让他感觉不自在的还有方方面面的规矩严格,让从小放浪形骸的他浑身不自在。

      虽然此时的张岱几十岁的人了,但到底还没有遭遇亡国后家产被充公的遭遇,做不到日后字写自为墓志铭时候: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的旷达,还不能说是意识健全的人啊。

      不过还是聊起了甲骨文,两人倒是别有投机,周彬许久不与人谈论这些文事,作为临时工的他每日当真是兢兢业业,今日出来办事,晚些回去交接也未必不可,因此聊起不断从河南带回的甲骨,也是兴奋的很。

      “《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本以为是古书上的说辞,不过从今日来看,只怕是有的,就是不知道,那挖掘的人,究竟要过多久才能挖掘完毕,按照报道的说法,必须是小心翼翼才行啊。”

      “我也打算去看看,只是听说道路艰难啊。”

      “也不难,卫生部有表儿,下半年要送去许多药物,这次是要把铁路连到整个河南的。”

      张岱倒是真没认错这个朋友,一开口就将消息送出,虽然都不是什么保密消息,但对于许多商人来说却可以价值甚高,当然了,张岱本就不醉心于经营,因此也只有向往而已,每期甲骨文的杂志刊物,什么咬文嚼字也都买来看了。

      “我去部里报到下,就要去接儿子闺女,晚上就不陪了,等过几日放假再去找张兄吧。”

      张岱疑问道:“接?去何处?”

      “去学校啊,都不到十岁,放在学校里让人放心。”

      张岱点点头,有学上还是可以的,不过女儿也去上学让他想不到,不过还是问:“周兄要自己去接吗,家里没有……”

      他本来随口就想说,为什么不让仆人去接,但马上想到了,这几乎就是和何不食肉糜一样可笑,这位周文彬兄家境本身就一般,慢慢脱离了张岱的诗会圈子后,沦落到在帝都做临时工跑腿……

      周彬却是懂了,说道:“帝都人工是越来越贵了,我是雇不起仆人的。”

      比起后世皿国叫兽们可以花百分之一的收入就可以雇佣仆妇的尊重知识的事情,让无数叫兽羡慕不已,而在现在的帝都,一切都乱了起来,一个能够大着胆子考取初级家政证件的女人,一个月可以去好多家进行打扫卫生的服务,每天每家就工作一两个时辰,很多人的收入几乎超过了她服侍的主人。

      张岱叹息道:“帝都这里的人都不识货吗,明明周兄……如果不嫌弃的话,不如我身边有使唤惯了的仆人,就让他们服侍……”

      “石公切莫说话了,不但雇佣不起,我也养不起啊。”

      “什么!”

      “帝都哪怕是做仆人,现在要价也是很高,哪怕是原本的国公之家,很多也养不起,全都逃亡,眼瞧着我的儿女将将有快十岁,都要准备房子和嫁妆了,所以还是省着点吧,我的房子不到一百平,只怕也住不下。”

      张岱目瞪口呆了一下,他家境豪阔,身边的仆人也未必过的那么舒适,不过,这个时代惯例下,大家族中主子的贴身仆人比普通自由的老百姓过的好也不算是特例,张岱经常随手就将自己没碰过或者就碰了一口的参汤之类的好东西随意打赏掉。

      “帝都贵武贵力不贵文,岂能长久乎。”

      送别了匆匆回部里交卸工作的周彬,张岱走在人人脚步匆匆的帝都,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不同。

      在江南的时候,在那西湖边上,富户多,文人多,反正每日无所事事,自然是漫步游荡,悠闲的很。

      按照周彬介绍的,帝都不许有乞丐,除非是自有家业有人供养的二世祖,不然没有工作不得在帝都居住,那么就意味着,走在街上的人呢,都是要去工作、为自己未来一日三餐儿子的生活费学费补课费培训费房子钱打拼啊。

      想到这种日子,如果搬去江南,张岱觉得简直不寒而栗的可怕。

      为什么要如此紧张兮兮,失去了风度翩翩的悠然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