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3节 航行前往南非-《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页

    所以船老大的经验很有用,他们察风观云,知晓什么时候有风,趁势把船给开出来。

    现在则好上许多,港口内有拖船,随时可走,拖到港外,若是无风,再拖出去。

    大港口都有拖船,就是那那种挠桨船、龙舟船,两排桨撑出来,一起划动,作为动力,把船只拖动。

    可想而知,要拖动上千吨的大船,得用到的拖船要有多大,桨手多多。

    如科伦坡港里有拖船二三十艘,桨手六千人之多!

    换作前明,由于生产力落后,养不起这么多的桨手。

    但南华帝国则是财大气粗,生产力相当发达,钱、粮、物均不匮乏,关键是桨手便宜!

    南华帝国在印度以东的桨手,多是阿三,雇佣他们约摸一年十个银元的成本而已。

    在印度以西的桨手,则有大量的奴隶,他们的经营成本顶多值阿三的一半,低到令人发指。

    如今中国人严重开倒车行奴隶制,那些奴隶是白皮、包头佬、波斯人、三哥、部族……对于奴隶们的管理,皇帝陛下天才般推行了“外包”经营方式,也就是说成立一系列的奴隶外包公司,用人单位只需要与外包公司签订合同,负责给钱与监督,而管理则归外包公司就ok了。

    奴隶外包公司有足够的经验与人才,把奴隶们管理得头头是道,哪怕他是一头熊,也能让他承认自己是兔子!

    公司的管理层很多来自白皮或包头佬奴隶主,他们在管理奴隶时经验丰富,管理桨手们不在话下。

    “南运113号”的速度慢慢地提升上去后,贝奇不禁为这艘大船的速度而感到惊讶,当它的风帆大张时,船似乎离开了海面,就象没有任何阻力般地航行着。

    总的来说,贝奇在“南运113号”的生活还是愉快的,他在船舱里有张吊床,周围住着是军官,不象士兵们拥挤地住在一起。

    军官们的素质更高,没有士兵们这么的喧闹,与贝奇可以更好地交流,贝奇也从他们当中了解到不少海军的知识。

    船上的生活贝奇已经适应,好在他出惯差,以前在南京任职时他也到处跑,颇有点习惯四海为家,各处漂泊的日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