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赶年货大集-《重生在90年代》


    第(3/3)页

    走过这些摊点,左手边就是一排卖猪肉的摊位,头上的摊位后面一位头戴棉帽的肉贩提着手里的一块猪肉对着摊位前的男子晃晃,像是在讲,“爷们,就咱这肉,你还寻思啥?你看看这大集上还有比我好的吗,有比我好的我都白给你。这不是吹,你上哪找这油光锃亮的猪肉去。”

    猪肉摊之后没有多远,便是两排卖春联的摊点,贴春联既是一种年俗,又是一道文化大餐,寓意吉祥的祝福语会伴着年夜饭的香在院子里回荡。

    不过,安子善知道,娘是不会买春联的,因为那是老爸的专属工作,每年过年的时候,他都会早早的买好春联,裁剪好,然后等除夕早上喊上安氏兄弟俩中爱动弹的一个帮他扶正春联,他用张桂云打好的浆糊张贴。

    偶尔兄弟俩都爱动弹的时候,就是安家业最幸福的时刻了。

    安子善记得早些年的时候,春联都不是买的,村里有专门写春联的人,但是后来写春联的大爷年事太高,就不再干了。

    在安子善的记忆中,还是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买的春联大多数是机器印刷的,当然也有手写的,却没有亲眼看着春联在面前写好的年味。

    那一个个行云流水的福字,以及那熟悉的出门见喜、六畜兴旺的小贴。

    看到春联的一刻,安子善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年味。

    逛在这热闹的大集上,听着周围熙熙攘攘的方言土话叫卖声,儿时跟着母亲赶集的画面悄然浮现在安子善的脑海中。

    娘仨一直逛到了中午头,张桂云给安氏兄弟各买了一身新衣服,一双新袜子,一双三球疙瘩鞋。

    拿到三球疙瘩鞋的劣质包装纸盒时,安子善忍不住多闻了几下,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

    为兄弟俩购置了这一身新装,两个人加在一起花了还不到一百五十元,这不仅归功于价格实惠,还归功于张桂云的讲价功夫实在是高深。

    随后,张桂云又买了一些糖果、瓜子,一些烧纸,五斤猪肉,两个猪头,四个猪蹄子,两只宰杀好的大公鸡后,娘仨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往大集外走去的时候,一阵魔性的叫卖声在安子善的耳边回荡,“赶年集,办年货,回家别忘了买老鼠药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