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2/3)页

    “海诺,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支持你的!”埃德文直白的表明了自己地立场,但他接着说道:“可现在最大地问题是元首心目中敌人的排序——俄国第一,然后才可能是英国!元首的既定策略,是通过和谈结束西线战事然后全力向东!”

    张海诺瞟了一眼顶多二十米开外正在仔细打量“福煦列车”地德国元首。“我想这也许是他多年前就已经定好的策略!”

    “恐怕很难有人可以改变这一点!”埃德文应和到。“尤其是在意大利人不希望我们插手地中海战事的前提下!”

    最高统帅部的将领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以意大利人为理由抨击自己的战略方案,所以张海诺现在一听到这个词就有些生气,意大利刚刚参战。但人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国家在军事上是多么的腐朽和无能。

    这时候,通往这片空地的道路上传来了汽车喇叭声,现场的德**人和特邀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记者们纷纷将目光转到那个方向,不一会儿,几辆黑色的轿车在距离空地尚有几百米的另一座雕像旁停下来,那同样是上一场战争结束后法国人树立的——雕像上站立着象征霍亨索伦王朝的有气无力的鹰,鹰身上插着一把利剑,但这时候德国士兵们已经用一面德**旗将雕塑上半部分覆盖起来。

    在德**官的引导下,法国代表们一一下了车,从步伐和姿态上看,他们颓丧并且带着极大的不情愿。领头的那位小个子法国人身上所穿是不久前还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陆军制服,虽然干净整洁,却已经没有了哪怕一丁点儿气势,法国空军同样糟糕的表现让他们的空军参谋长也低垂着脑袋,连带让没有任何表现的海军将领颜面无存。

    现在,这场战役的胜利者,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已经坐在那节著名车厢属于胜利者的位置上,那也是联军统帅福煦曾经坐过的位置。萎靡不振但还保持着最基本的端庄和镇定的法国代表们在德**人以及来自德国和中立国的记者——包括美国记者的注视下穿过偌大的空地并最终登上了那节曾让他们骄傲的车厢。

    尽管车厢内的空间有限,但为了能够目睹德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之一,除了三军司令和德方主要谈判代表凯特尔之外,其他跟随希特勒前来的德国将领们也不甘落后的进入车厢。待法国人坐定之后,凯特尔开始向法国人宣读由希特勒亲自写下的停战条款序言,内容略显冗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词句中充斥着对失败者的宽容——德国元首的宽容,他称赞法国人是在经过很多“流血地英勇战斗”后才被击败的。德国不打算在停战条件上或者谈判过程中使如此英勇的敌人受辱,德国的唯一要求就是“防止德法再战”……

    这些辞藻都和先前那块纪念碑上法国人的刻薄形成了鲜明对比,但至于法国代表们在看到德国提出的停战条款细节后会作何感想,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约10分钟停战条款序言宣读完毕之后,希特勒便起身随行人员离开了车厢——他很快启程前往巴黎欣赏他的“战利品”去了,只留下凯特

    在这里和法国人谈判,但留给法国人讨价还价地空间因为这场仗他们已经彻彻底底地输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