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突 变】-《放啸大汉》
第(2/3)页
夜幕降临时,为旅队当向导的龟兹人,找了个避风的背山坡底做为宿营地。
墨秦带领流民中的老人、妇孺从大车卸下帐毡,搭建帐篷,埋锅造饭。而流民中的青壮,在邓展的带领下,在营地周围设下简单陷阱及路障,以防贼防兽。而班氏护卫则分散各处,或到高处了望,或钻入林中探查,或沿着河流上溯……这都是旅队一路上做熟了的事,大伙配合都很默契。
安排得差不多之后,三个领头在一起碰头,商量下一步行程。
时隔五年,班行与当初张放初识时相比,鬓边已添了两抹白霜,额头纹也深了不少,但气度更见深沉。此时他正用树枝在沙碛地上写写划划:“沿河上行,过姑墨,至温宿,然后转向西北,进入乌孙地界。整个行程不足两千里,我们可以争取在十月前进入赤谷城,到那里可以补充物资。乌孙大昆弥乃汉公主之后,对汉民还是很友好的。”
“依达远先生估计,能在十月前抵达赤谷城么?”问话的是墨秦,一路操劳,出关数月,原本白暂的面庞也晒得黢黑。加上又不穿官服,打扮比流民好不了多少,咋一看,还真像流民头子。
“如果只有商队的话,没问题,但这么多流民……我看难。”说这话是却不是班行,而是邓展。
邓展还真有言权,因为这条线路,他走过两回,一去一回。去时随大军行动,回时小队急行,所以对人多人少所需时间长短颇有心得。
班行点头:“邓兄弟说得不错,是有难度,其实我更倾向于今次目标改在赤谷城。”
邓展与墨秦互望一眼,齐声道:“此话怎讲?”
班行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看法:“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在这商议得再好,以西域多变之天色,复杂之地域,加上流民中老弱妇孺皆有,伤病难免,行程倍艰,到头来很有可能无法按期抵达摘星城。但若把目标定在赤谷城的话,那就容易得多。”
邓展也插口道:“先生所言极是,确实如此,两个月抵达赤谷城,应该可以。”
得到邓展的肯定,班行神情也振奋起来:“我们可以在赤谷城休生养息,等严冬过去,来年春夏之季西进,到达摘星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