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以技服人-《穿成農門假千金后我靠美食暴富》


    第(2/3)页

    有了剛才的表演,這幫廚的態度很是恭敬:“您請吩咐?”

    “吩咐不敢當。”蘇青鸞笑著擺擺手,“待會兒等這陶罐放在灶上,請小哥兒守著這雞湯,不停撇去浮沫,直到湯色清亮為止。再等雞湯滾沸,一刻鐘后加入鹽巴調味,加蓋放置一旁入味便好。”

    又想到什么,她說道:“實則,若想最大程度保證雞肉的鮮、嫩、口感,最好要每次雞湯馬上沸騰之前,就將陶鍋搬離爐灶。”

    有人吸了一口涼氣,不禁咋舌:“如此要費多少功夫,才能做得?”

    蘇青鸞點點頭:“沒錯,‘鴻福樓’是酒樓沒錯,但往來的多是商賈旅人,小小的樂豐縣不可能如帝京一般富貴云集,因此就不能只考慮味道,不考慮成本。”

    說白了,“鴻福樓”之所以能在樂豐縣一家獨大,不過是因為“全靠同行襯托”的程度。

    按照現代的說法就是,一個地級市甚至縣級市,就算是當地最最出名的飯點,也不可能是頂級五星酒樓或者米其林餐廳。

    蘇青鸞這一番話是很有些直白的。

    但是她不耐煩說那些華而不實的,畢竟在商言商,脫離客源階層單純討論美食的完成度,那是根本不現實的。

    就比如在鄉鎮開米其林,估計除了土豪沒人會光顧,覺得花幾千吃一頓,實在不劃算。

    所以,有些“丑話”必須說在前面——雖然她負責“鴻福樓”的新菜品,但若非特殊情況,不能為了追求味道而無限制拔高成本。

    梁掌柜顯然也明白,他雖然交游廣闊,然而畢竟是個追逐利益的商人,能夠用更低的成本開發出新的美食,自然對他來說是美事一樁。

    這邊燉上雞肉,那邊蘇青鸞讓蒸鍋蒸一碗米飯,又泡了干豆皮備用。

    “什么米?”有人問。

    “糙米、粳米、高粱米都可以。”蘇青鸞說道,“另外拿些時令鮮蔬和幾枚雞蛋。”

    蘇青鸞將雞蛋打勻,鐵鍋上灶。

    由于是半球形的鐵鍋,這一次蘇青鸞攤蛋餅不用如家里那般小心翼翼,唯恐一個不慎蛋液就被潑了出來。

    只見她在鍋底刷了一層豬油,隨后立即倒入一勺蛋。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