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亚欧新中线-《帝国玩具》


    第(1/3)页

    胡文海说的这条从哈萨克斯坦到乌克兰的路线,并非是无中生有。

    俄罗斯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之为亚欧大6桥。作为连接欧洲和亚洲的主要铁路路线,它的本身条件实际上非常糟糕。

    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越的是漫长的西伯利亚冰原,天然气候恶劣。冬天的极寒天气和夏天的湿地沼泽,对铁路线路的维护都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线路长、纬度高、气候恶劣,再加上基础建设水平低,铁路技术条件差,工人缺乏、经济低迷等一系列问题,这条铁路线的运量实际上是无法肩负亚欧交流和运输需求的。

    但是亚欧两块大6之间的交流又是迫切、刚性的,海运虽然廉价,但也有它无法克服的缺陷,铁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需求。

    第二条亚欧大6桥的建设,过往由于受限于苏联方面的态度,因此始终无法推行下去。

    然而在苏联解体之后,这条从哈萨克斯坦联通亚欧的“第二亚欧大6桥”,就摆上了日程。

    这条新的亚欧大6桥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先它的全部线路都避开了高寒区环境。作业条件优良,维护成本更低,铺设的成本和西伯利亚大铁路更是没办法比。

    其次它的距离更短,相比西伯利亚大铁路少了两、三千公里。并且沿途有众多无封冻期港口,这些港口所在区域经济相对繁荣相比西伯利亚来说,因此吞吐量巨大,适合6海联运。

    一般情况下,第二亚欧大6桥相比海上运输,运费能节省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而时间能够节省一个月以上。仅这些优点,就对渴望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了。

    而实际上,原历史中国也确实是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推动第二条亚欧大6桥的打通工作。协调联系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从1992年开始着手,打通这条大6动脉。

    只不过胡文海的设想和这条路线略有出入,原本计划中的第二条亚欧大6桥是借助哈萨克斯坦两条南北方向的主干路段,经过莫斯科,抵达欧洲部分。

    然而在经过胡总的一番折腾之后,可以想见,未来的俄罗斯情况可能会……很不好。远东部分失去控制,舍宁和苏共没有彻底凉了,想必对俄罗斯的经济会造成很可怕的负担。另一方面中方、确切的说胡文海又不可能放着远东不管,那么俄罗斯会是个什么态度,就很不好说了啊……
    第(1/3)页